人到中年,记得给自己松绑

拒绝焦虑,学会给自己松绑。 白岩松曾在演讲时说: “整个人群中,充满着抱怨之声,官高的抱怨,位卑的抱怨,穷的抱怨,富的也抱怨。” 物质生活富足,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想象中的幸福。 尤其是人到中年,“中年危机”导致我们变得更加焦虑。 幸福暂且不

拒绝焦虑,学会给自己松绑。

白岩松曾在演讲时说:

“整个人群中,充满着抱怨之声,官高的抱怨,位卑的抱怨,穷的抱怨,富的也抱怨。”

物质生活富足,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想象中的幸福。

尤其是人到中年,“中年危机”导致我们变得更加焦虑。

幸福暂且不提,痛苦却是时刻感受到的。

人活一世,终极目标难道不是为了幸福吗?

中年人的光,来源于自己。

拒绝焦虑,学会给自己松绑。

 01 放下他人眼光,不内耗

杨绛在《一百岁感言》中说:“我们曾如此渴望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”生活是自己的,太在意别人眼光,会让自己世界的幸福越变越小。在《红楼梦》中有一个经典的片段,黛玉因病在房里休养。听到外面有人大骂道:“你这不成器的小蹄子,你算什么东西,天天呆在这院子里”。敏感的黛玉听到了以为那人是在指桑骂槐地指责自己,不该住在这里。她瞬间泪流满面,哭晕了过去。实际上,别人只是在教训自己的外孙女。很多时候,太敏感给我们带来的是不自信,让自己变得小心翼翼。过于在意他人眼光时,我们会和自己过不去,心胸格局变小,幸福也越来越少。曾国藩因先天记忆力差,被人起绰号为“笨鸟”,甚至连“贼”都看不起他。有天夜里曾国藩在复习一篇文章,读了很多遍也没能背下来。一个贼人躲藏在他家屋梁上,想等他入睡了再下来偷东西。等了许久,曾国藩依旧没背下来,仍在一遍遍的重复朗读。贼人实在不耐烦了,生气地跳出来说,“我在上面听你读都背下来了!你背了半天,脑子脑子真是愚笨!”接着把那篇文章背诵出来,扬长而去。连贼人都看不起曾国藩,嘲笑他愚笨,他也没有因此气馁。反而坚守本心,用勤奋弥补了先天不足,终成大器。他为实现自己的目标,无畏世人的眼光,专注于提升自己。做内心强大的人,屏蔽世俗的眼光,停止内耗。如此你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,和一个更加理想的人生。

想不明白的时候,不妨看看这7句话

 02 

停止自我苛责,不焦虑

作家胡因梦曾说:“在人性顶端,自我否定与怀疑永远是存在的。”每个人的思想和意念中,都多少存在自我怀疑和否定的部分。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,陷入自我苛责,总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。过度的自责看似是在自我反省,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。相反,习惯自我否定的人,是在用“自我攻击”来逃避生活中的问题。长此以往,这种负面思想只会导致我们产生焦虑,生活和工作都会变糟糕。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,他在桌子上放了一面三棱镜。第一面写着“可恶的他人”;第二面写着“可怜的自己”;第三面是“怎么办”。来找他咨询心理问题的人们,通常只能看到镜子的前两面。但如果不看镜子第三面,我们永远无法解决问题。韩东说过:“修正行动,不要自我谴责。”在内心留一处空间,装下那个你觉得“不够好的自己”。不再通过消耗能量去苛责自己,着手于问题的本身。认清你自己,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,一切就会柳暗花明。

想不明白的时候,不妨看看这7句话

 03 

走自己的时区,不攀比

人民日报有这样的一段话:“人跟人的生活节奏都不一样,有人3分钟泡面,有人3小时煲汤,有的人外卖已送达,有的人才刚切好蒜苔和肉,重要的是当你选择了你要的方式,就坚定下去别去胡思乱想。”每个人的人生节奏都不同,有快有慢。我们没必要迎合别人的节奏,因为人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。杨绛先生似乎就是那个从来不会被任何事所羁绊的人。年近90的杨绛先后送走了女儿和丈夫,人们都觉得她垂垂晚年,不免孤苦难捱。她一个人回忆过往,写就了《我们仨》。并且不辞辛劳,夜以继日整理钱钟书生前的手稿。在她付出诸多心血和精力后,钱钟书的毕生心血得以流传于世。同年,杨绛先生安然离世,享誉“百岁老人”。她没有选择作为一个凄苦老人悲惨度过余生,而是守住自己的节奏,活出了明媚优雅的百岁人生。人生中有很多个时区,走自己的时区才是走向幸福人生的康庄大道。世事无常,守住本心,不去管外界的人和事,才能维持好自己的生活轨迹。才能在自己的时区中,不盲目攀比,活好自己的人生。

想不明白的时候,不妨看看这7句话

《40岁的崭新开始》一书中,有这样一句话:“今天过得很开心,明天也很令人期待。如果每一天都能过得如此充实,无论多少岁,自己都能持续成长。”中年时代也是美好生活的崭新开始。当我们守住自己的节奏,不去在意他人眼光,学会过松弛感生活时,日子就会充满希望和美好。每天过的都快乐,每日都有所收获。记得给自己松绑,希望我们都能跟随自己的步伐,向着更好人生前行。愿你我万事顺意,美好的生活如约而至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none
暂无评论...